EN
CN
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研究中心
欢迎来到张国捷实验室!

在《物种起源》的最后一页,达尔文写道,无数美丽与不可思议的生命,都从如此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并依然在演化之中,这是何等壮丽!在过去的150年当中,生物学在了解生物形态功能多样化背后的分子机制上取得了诸多进展。 20世纪上半叶通过新达尔文综合论演化理论与遗传学实现了融合,进一步强化了演化论在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0世纪下半叶,在六七十年代W.D. Hamilton提出了亲选择理论(kin theory)理论后,将新达尔文综合论推广到对生物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系统的研究中。然而,尽管演化理论有了如此重大的发展,我们对于生物体如何响应生理和环境变化并产生适应性表型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在基因组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本课题组积极开拓生物多样性基因组研究领域,综合比较基因组学、演化生物学、环境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群体遗传学等学科,研究物种形成、生物多样化、生物适应性以及物种发育演化过程等领域的经典问题,揭示这些过程发生的宏观演化趋势和微观演化的分子学动力。我们课题组也从事动物社会行为和组织的演化方面的研究,并以社会性昆虫作为动物模型,研究社会性昆虫的等级发育和行为可塑性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最新动态

2023/07/14团队自主完成了首个人类“端粒到端粒”二倍体完整参考基因组“CN1”.
2023/06/02我们团队联合联合中外科学家在Science上以专刊形式发布了灵长类基因组计划阶段性成果。
2023/03/02我们团队在Nature上发文,揭示了不同物种胚系突变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和演化规律。
2022/10/03我们团队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群体和多细胞生物在发育和演化上的相似之处,为将蚁群视为超有机体的理论找到了证据支持。
2022/07/19我们通过多学科联合的方式重建了企鹅的起源与演化过程,并以此为案例揭示了环境变化、气候及地质事件对生物演化的作用,还通过一系列关键性状的分子基础解释了企鹅如何二次适应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成果于2022年7月19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2022/06/16课题组揭示了社会性昆虫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脑特化现象,并构建了一个涵盖蚂蚁社会中所有分工角色的大脑单细胞转录组图谱,该研究成果于6月16日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上。
2022/06/10张国捷教授受邀在《Nature Methods》论述T2T基因组对生命演化和疾病研究的意义。
2022/04/20我们团队联合多个中外课题组发布了对有袋类哺乳动物进化过程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物种在快速分化过程中,一些随机事件有可能会导致远缘物种具有相似表型的现象,解释了形态和DNA相近的物种却非近亲背后的原理。该成果于2022年4月2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
2022/04/13张国捷教授的个人主页已上线。
2022/02/21张国捷老师受聘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
2021/04/28我们的团队主导,与中外科学家合作,首次用新方式对狨猴这一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和组装,为高质量基因组分析找到了新模式,相关成果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more...
© Copyright 2019 by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Ge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